苏轼对奴娇赤壁的怀古与写作背景

作者:admin 时间:2024-01-19 03:42:01 阅读数:14人阅读
  1. 苏轼赤壁怀古中苏轼的形象赏析
  2.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大意?
  3. 念奴娇赤壁古诗的意思?
  4.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特点?
  5.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典故?
  6. 苏轼游赤壁的背景?

苏轼赤壁怀古中苏轼的形象赏析

念奴娇·赤壁怀古

  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故垒西边,人道是、三国周郎赤壁。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

  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羽扇纶巾, 谈笑间、强虏灰飞烟灭。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
  人生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。

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是苏轼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黄州后游赤壁时写的。他极言周瑜之儒雅淡定,想到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,年轻有为,功成名就,成家立业;而自己47岁,却怀才不遇,功业无成。苏轼借刻画周瑜的形象,表现对古人的仰慕,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。

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大意?

这首词词分上下两阙。上阙咏赤壁,下阙怀周瑜,并怀古伤己,以自身感慨作结。作者吊古伤怀,想古代豪杰,借古传颂之英雄业绩,思自己历遭之挫折。不能建功立业,壮志难酬,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。

意思:

大江浩浩荡荡向东流去,滔滔巨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。那旧营垒的西边,人们说那就是三国周瑜鏖战的赤壁。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,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,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。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,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。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,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,他英姿奋发豪气满怀。周瑜手摇羽扇头戴纶巾,谈笑之间,强敌的战船烧得灰飞烟灭。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,可笑我多情善感,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。人生犹如一场梦,且洒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。

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,也是豪放派古词的代表作之一。

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,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、气度、功业的追念,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、功业未就、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,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。

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是唐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。词中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景象,表达了作者对英雄豪情和历史风云的怀念之情。词中通过对赤壁战场的描写,展现了英雄壮丽的场面和悲壮的氛围,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的岁月和英雄的敬仰之情。

整首词以豪放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,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热爱和对英雄的敬仰,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。

苏轼对奴娇赤壁的怀古与写作背景

念奴娇赤壁古诗的意思?

这首词表达的是历史的沧桑感和词人的旷达之心。

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,是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。此词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,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、气度、功业的追念,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。

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作特点?

1、整首诗环环相扣,环环相生,一气呵成。上阕即景生情,由大江浪涛,引出“千古”,由“故垒”引出 “三国周郎”,由“江山如画”引出一时的“豪杰”,为下阕着重写周郎伏下一条线。

2、写景、咏史、议论、抒情融为一体。全词气势奔放,一泻千里。语言精练、形象,如“乱石”三句,写尽大江奔流的气魄和赤壁的雄奇;“遥想”六句,写尽周瑜的风采才华。

3、使用衬托手法,以“早生华发”的词人,反衬“雄姿英发”的周郎。

苏轼对奴娇赤壁的怀古与写作背景

苏轼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这首词是苏轼47岁谪居黄州游赤壁时写的。通过对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写,表现了诗人对三国的周瑜谈笑破敌的英雄业绩的向往,抒发了诗人凭吊古迹而引起的自己功业无成而白发已生的感慨。

此词怀古抒情,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,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。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,意境开阔博大,感慨隐约深沉。起笔凌云健举,包举有力。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。

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典故?

《念奴娇赤壁怀古》中出现的典故有:

1、火烧赤壁:三国时期,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的典故。通过全诗中的“三国周郎赤壁”可以看出是在引用火烧赤壁的典故。

2、儒将周瑜,少年英雄娶小乔:通过全诗中的“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”可以看出此引用。

苏轼对奴娇赤壁的怀古与写作背景

苏轼游赤壁的背景?

宗元丰二年(1079),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,说他所作诗文有毁谤朝廷的意图,被捕入狱半年。次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。苏轼到任后,心情郁闷,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,写下了《赤壁赋》《后赤壁赋》和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等千古名作,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

前赤壁赋:作者已经在黄州过了两年多的贬居生活,他经历了痛苦和从痛苦中解脱的心理过程,拥有了坚定而洞达的世界观和人生观,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写出了这篇名著.

后赤壁赋:创作时间与前赋只隔了3个月,但随着风景的变异,又引出了他无以名状的恐惧.因为对朝廷政治的不理解,而写作诗歌,引起"乌台诗案"的可怕事件,差点送命,结果也使自己处于了流放之境,但最终他还是豁达地走了出来.

对比两赋,前赋是关于超越的思辨,后赋则表现了超越的心境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