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衣卫与东厂西厂之间有何差异?

作者:admin 时间:2023-11-21 20:08:33 阅读数:54人阅读

本文目录一览:

明朝的锦衣卫,东厂,西厂机构有何区别

1、职能不同:锦衣卫掌管刑狱,被赋予巡察缉捕之权,从事侦察、逮捕、审问活动。东厂主要职能是刑狱审讯、社会监视,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。西厂主要负责探查侦查臣民的言行。

2、东厂、西厂与锦衣卫共同点是 监视、侦查、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。即“巡查缉捕”总之,出于专制政权的内部需要,皇帝需要一个独立于官僚机构之外的势力供自己使用,东厂、西厂与锦衣卫都是这样的机构。

3、一职能区别 锦衣卫建立之初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,掌管刑狱,被赋予巡察缉捕之权,从事侦察、逮捕、审问活动。

4、锦衣卫有监督百官,包括六部、五寺、都察院等机构百官的职责,东厂有监督锦衣卫和百官的职责,西厂的监督范围更广,除了包括东厂的职责之外,还能监督普通的百姓。

5、权利大小不同:锦衣卫本与东厂平级,后期发展成上下级;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,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。所以,三者同时存在的时期,权利大小:西厂>东厂>锦衣卫。

明朝时期的东厂,西厂和锦衣卫有什么联系和区别

东厂的职能是“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,与锦衣卫均权势”,起初,东厂只负责侦缉、抓人,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利,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北镇抚司审理,但到了明末,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。

锦衣卫,东厂,西厂合称厂卫。朱元璋时特设特务机构锦衣卫,后朱棣夺皇位,加设东厂,由宦官管辖,凌驾锦衣卫之上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,再设西厂,凌驾于东厂和锦衣卫之上,后西厂取消。

东厂系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设立于北京东安门北;西厂系明成化十三年(1477年)设于旧灰厂;大内行厂系明正德初年设立。锦衣卫原为内廷御林军,皇帝的卫队,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成立。

东厂创立于明成祖朱棣执政时期。当时朱棣觉得,和身处宫外的锦衣卫相比,自己身边的太监更为可靠,而且太监都在皇宫之中,联系起来也更加方便。

明朝锦衣卫和东厂西厂的关系是上下级关系。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,东厂后来居上。究其原因,显然是因为东厂首领与皇帝的关系密切,又身处皇宫大内,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。与此相对应的是,锦衣卫首领,则没有这些条件和优势。

东厂、西厂锦衣卫三个组织构成了明代的厂卫制度,但并没有一起出现。 先是锦衣卫,然后是东厂,最后是西厂。 事实上,他们都有自己最强大的时代。 明朝历史上,东厂最强,西厂最短,都是昙花一现。

锦衣卫、东厂与西厂,三者的由来,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区别。

锦衣卫成立时间最早,可是权利却被东厂后来居上。由于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密切,又身处皇宫大内,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。东厂和锦衣卫的关系,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。

东厂、西厂与锦衣卫都是出于专制政权的内部需要,皇帝需要一个独立于官僚机构之外的势力供自己使用。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,东厂后来居上。由于东厂厂主与皇帝的关系密切,又身处皇宫大内,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。

从理论上说,东厂和锦衣卫属于并行机构,不存在上下级关系。但实际上,东厂的权威要高于锦衣卫。尤其到了明朝中后期,提督东厂太监个个权倾朝野,比如著名的王振、刘瑾、冯保、魏忠贤、曹化淳。